贝拉:和平与爱情在战火中涅槃 ——法国歌剧全球招募“上海恋人”

2024年1月27日,中法两国将迎来建交60周年。改编自加拿大作家贝拉的小说《幸存者之歌》,生动展现了和平与爱情在战火中涅槃律动的法国歌剧《上海恋人》,将以中法友好为主题,计划在巴黎、伦敦、洛杉矶、纽约、东京、上海等城市巡演。作为法语歌剧《上海恋人》的编剧,法国当代著名剧作家Maurici Macian Colet兴奋地表达了上述话语。

Maurici Macian Colet曾经创作过《中国之夜》(La Nuit chinoise),2019年曾获得由法国文化部颁发的戏剧创作Artcena奖。他不仅热爱中国文化,也非常喜爱贝拉小说。

贝拉创作的《幸存者之歌》,讲述了二战期间,一个犹太家庭在上海租界的生活故事。作为逃离纳粹德国的避风港,上海租界成为了许多难民的庇护所。贝拉通过小说表达了人性的强大韧性和对于和平与爱情的渴望。

故事中的大卫因在故乡圣彼得堡听到一个传说:遥远的东方叫上海,十里洋场接纳多国民众,就随全家踏上了奔赴上海之路。到上海不久,一位开服装店的同民族女孩朵拉深深吸引了大卫,但生活在朝不保夕的苦难中,大卫只能把情感深植于心中。在大卫任职的上海美商电话公司,凭着智慧与勤劳从车队工一步步做到公司高层。英俊的大卫在一次酒会上,被本地富家女姚惠君深情爱慕,在他们意乱情迷之时,姚惠君压抑了爱的烈焰,因为她知道大卫已经有了朵拉,她选择成全……最后,她为了心爱的大卫能坐上最后一班前往美国的军舰,姚惠君违心接受了美国军官的求爱,当大卫带着朵拉抱着一双儿女站在军舰的甲板上向姚惠君挥别时,她哭得泣不成声……多年以后,这位大卫的上海恋人离世时,人们发现她手心里紧紧握着的是有大卫家族Medavoy字样的金币…… 《幸存者之歌》故事里几对主人公的爱情命运如同大海中的孤帆,跌宕起伏而不失深沉广阔,呈现出经典叙事的宏大力量。剧中主人公大卫、朵拉和姚惠君,奥地利男高音与日本女孩佳代之间动人的爱情故事,不仅展现了人类对爱与和平的追求,还彰显了上海这座城市的人道精神和温暖胸怀。

据介绍,《上海恋人》全剧的歌剧唱段,由法国著名作曲家昆汀·拉法基Quentin Lafarge创作,他将欧洲传统音乐和中国传统音乐(都穿插着意第绪语歌曲)融合在一起;《上海恋人》的演员均来自法国歌剧院主要歌唱家,强大的演出阵容,气势磅礴的舞台效果,让上海这座城市以无形且深沉的迸发出全人类命运与共的坚定愿景,畅想世界和平与美好生活的向往。《上海恋人》的爱情故事展开双翼而飞到了世界各地。见证了作家贝拉用文学、音乐、艺术展现她伟大故乡上海那人类命运与共、患难与共,热爱和平的人道主义精神。这种跨越国籍与民族的大爱令人感动。据悉,同名芭蕾舞剧也将进入编舞阶段,旧金山芭蕾舞团首席谭元元也有意出演“上海恋人”一角。   

贝拉表示,希望这部法国歌剧《上海恋人》能够在纷争不断的时代帮助强调人类的共同意识。音乐与文学是世界语,通过故事让人们变得更有人性,更加友爱和善良,毫无疑问《上海恋人》有助于实现这一愿景。她说:“将这个感人故事搬上了歌剧舞台,旨在向全世界传递出一个重要的信息——通过和平与爱情,我们可以在战火中找到涅槃。”

作为建交60周年的献礼之作,歌剧《上海恋人》的上演具有特殊的意义。体现了中法两国人民对世界和平与友谊的共同期望。自1964年建交以来,中法两国在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不断加深,为两国人民带来了福祉。今年,中法两国正值建交60周年,歌剧《上海恋人》的上演更是一次难得的良好合作和交流机会。中法两国的艺术家、制作团队和演员们共同努力,带给观众一场视听盛宴的同时,也进一步增进了中法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了解。

《上海恋人》这部歌剧既展现了历史的真实,又蕴含了关于和平与爱情的普世主题。故事中的上海租界成了避难的乐土,凝聚着上海市民对和平与友谊的执着追求。为我们提供了思考的空间——无论战争如何残酷,和平与友爱的力量能够超越种族和国界的限制。

“和平与爱情在战火中涅槃”,这不仅是贝拉小说《幸存者之歌》的主题,也是这部歌剧的意义。通过《上海恋人》,人类在最困难的时刻,依然能够坚守爱与和平的信念。

 日前,法国歌剧“上海恋人”在全球范围招募扮演“上海恋人”的专业歌剧女演员。要求具有东方风韵与上海风情的优雅与美丽。